胡编师范毕业后找了几份工作,但都好景不长,这不,又下岗了。
出去打拼实在是不容易,他就打算凭着以前的那一点点文学底子,开始写新闻通讯报道,挣稿费。于是开始搜集新闻线索。可惜这个小地方太过平凡了,像“苏丹红”、“瘦肉精”这类新闻都根本没有,就更不用说啥爆炸性新闻了。所以胡编就开始到处打探奇闻异事。什么“张家长、李家短,三只蛤蟆五只眼”,说那只眼让小孩给打瞎了;什么“狼叼猪、狗撵羊,孩子掉井火上房”说那天这几件事都赶一起了;什么“青草坪、西瓜皮,王八盖子邮政局”愣说是“绿色系列之代表”……然后添枝加叶进行发挥。无米下锅的胡编干脆搞起了新闻“创作”。比如说,谁家的猪生了畸胎猪羔,他能编出来说还外带一个狗崽子;谁家的小两口打架了,他就能诌出儿媳妇把老公公给挠了的报道。而且有名有姓有地址;还别说,一时间整的挺“火”。
不长时间,出事了。小胡写了个通讯:“夫妻双双去捐款”, 说的是某个村的一个五十多岁的农民老李,家里养鸡致富了,听到汶川地震的消息,老李如何反复做老伴工作,好歹说服了老伴,把家里准备翻新房子的钱拿出五万来,然后两口子一起到乡政府捐上。当时正赶上全民救灾,这么生动的稿件,媒体能不给报道吗?小胡如愿得了100元的稿费。见报后引了起很大的轰动,大家对这对农民夫妻的“壮举”而赞叹不已。可是就是老李和本屯的农民看了后气了个倒仰。为啥?原来呀,老李的老伴头三年就死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