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就 “ 一 根 筋 ”
赵本山的小品《功夫》中,连愚笨的范师傅都从被忽悠为“那头猪不会脑筋急转弯”的可笑角色,而“拐一年摇一年”变成“吃一堑长一智”,由“一根筋成长为两头堵”了。人们哈哈一笑,甚觉夸张。只觉得这是小品中的情节,其实在生活当中有太多的这样“一根筋”的例子。
在相声里听过这样的“包袱”:一个人,听说东市场比西市场的茄子便宜五分钱,西市场出门就到,东市场却有十多里地的路。结果他偏打车去东市场,茄子省了两毛钱,打车花了二十块。
看到过这样的笑话:一个人坐在路边休息,拿出一瓶一拉罐,刚要打开,却发现对面有个拾拉圾的,他背上背着一个大编织袋,里边装满踩扁的一拉罐,偶尔在路边看见一个便拾起来,把它踩扁装起来。此时,他开始盯着休息的人,想等他喝完扔下一拉罐。休息的人不耐烦被他盯着,便把没打开的一拉罐递给他,拾垃圾的人连声说谢谢,快速打开一拉罐,将饮料倒掉,习惯性地把它踩扁,倒掉五元钱的饮料,装起那个一毛钱的空罐。
一个人拿起一张白纸。在上边点了一个点,问另一个人看到了什么,那人说:“黑点。”这人又问:“还看到了什么?”那人说:“只有黑点。”这人问:“我手里的白纸这么大,黑点却那么小,可你为什么只看到黑点而看不到白纸呢?”
以上事例,有的是天生“一根筋”,有的是一时不会急转弯,都是按一种惯性思考和生活。其实人生应该时刻换个角度看问题,换种方式想总会快乐。不要一棵树上吊死,不能被一根筋勒死。
人们听说一个山上产金矿,一个人在那里采金发了大财,于是好多人蜂拥而至,结果采的人多了,都没赚到钱,甚至赔了钱,有一个人另辟捷径,他看到采金人在大热天里满头大汗,口干舌噪,于是在山上卖起矿泉水,结果发了大财……
说到这里还是说说我自己吧。我这个人就是一根筋的思维。原来一致认为我的第一职业是公务员;第二职业是家庭保姆。自从到扯协以来,我的第一职业是公务员;第二职业就变成了把老封的“秘书长”了。所以边工作边“扯”,边“扯”边工作,两个职业兼顾的还不错。但是好景不长,按照地方干部政策,我已经够退居二线的年龄了。也就是说我的第一职业即将终止,就在我觉得我可以集中精力从事第二职业的时候。我却发现这个第二职业除了开心以外,没有工资和福利待遇,在家里还经常遭到“表扬”。 而且近一个时期以来,扯协的大多数朋友改“协”归正了。这个职业也面临自然消失而失业的危险,那样我岂不是真正成了“无业游民”?所以我不得不考虑寻找第三职业做为替补。二十天前一家私企要聘我,我便欣然接受了,所以现在是三个职业。时间那是相当紧了。没办法,我只有把扯当做海绵里的水,把时间当做钉子,连挤再钻的上博客,好在大家都能理解。俺生是扯协的人,死是扯协的吉祥物。绝不会放弃扯业的!
我就这么一根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