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易行难话悠闲
多少年来我一直是个工作狂。不管什么工作,都喜欢一气呵成。在机关工作有岗位职责,工作范围比较明晰,一气呵成后腾出时间完善提高,有张有弛,有成果有喜悦。在私企打工就不一样了,很难准确说出你是干啥的,尤其是办公室的工作,本来就繁杂而无章无序,加上我这风风火火、一气呵成的性格,自然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一是这项工作干完老板会马上交给你另一项工作,再干完再交给,而且任何工作只要一沾手,那就顺理成章的是你的工作了,感觉永远都干不完;二是与别人相关联的工作,你性急做完了,其他人还没有着手,都是打工的,咱这不是有出风头之嫌吗?三是你废寝忘食、忙忙碌碌的时候别人看不到,你稍事悠闲谁都看得到。所以,我就这样脚打后脑勺子的忙,根本不会也不能悠闲的忙碌。
我非常羡慕悠闲忙碌的人,可是却做不到。只要工作起来,就又开始紧张的忙碌起来。这不?连写扯文的时间都没有了。
清楚的记得《三国演义》里描写诸葛亮羽扇轻摇即定乾坤的气概,不服行吗?人家面对瞬息万变的天下大势,能够悠闲地摇着羽扇,分兵布将,为蜀国争得三分江山。殊不知,那份悠闲背后蕴藏着对战事的精密分析,对用人的深思熟虑,对战阵的精心谋划。这是在悠闲中完成忙碌。
古时英雄对打时,边喝酒边舞剑的那种潇洒与稳重,他们不怕被人打败吗?其实喝酒的过程也是集聚打败对方势力的过程。看似悠闲,其实忙碌,他们也是用悠闲的心态完成了忙碌的事。
再看路旁修鞋匠在孤寂的角落里边吹着口哨边修鞋,多么惬意啊!这不是在忙碌中给自己悠闲,在悠闲中完成自己忙碌的事而一举两得吗?
鲁迅、巴尔扎克那永不熄灭的台灯和永不干涸的咖啡杯无一不在表明他们的忙碌,或许他们正是沉浸在这种幸福的忙碌中,但那样活着太累;相比之下李白那个生在盛唐的狂放诗人,全身都在彰显着他的悠闲,但他同时又是忙碌的,忙碌于追名逐利,报效大唐。忙碌于诗词歌赋,不朽篇章。他用悠闲的诗赋来掩饰苦涩的忙碌,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浪漫的李白,悠闲的李白。
在我们身边,不难见到有些悠闲者轻轻松松并且高效地忙碌着自己的事情,最后卓有成效,我羡慕这种人;但是我们也不难见到那些像我一样从早到晚,慌慌张张,忙碌不止,一脸疲惫,却收效甚微的人。
明明知道我们可以让悠闲帮我们不动声色的忙碌,让忙碌变的可以被说成悠闲,可我无论如何也难达到这个境界。
有人说:“无心与时竞,为何太匆匆。”悠闲的心态会使人生充满鲜艳的光彩,是人生的调味剂,没有悠闲的人生只能是枯燥无味的,会使生命充满灰色。因此,若在忙碌时,不妨换一种心态,试图将忙碌转换成悠闲,即使被炒了,也应该像炉子上的水壶那样,屁股烧红了,照样吹口哨!
评论